close

找了三天時間回北港去看看爺爺奶奶,不過這三天的生活仍跟我寫「回家」想要的生活不一樣。

或許我嚮往的是自助旅行,沒有人認識我或是找同輩的陪我也可以。

這幾天我才發現我的手機對我很重要,想想這支Sony k610i是我的第一支手機收藏著我的Secret。

只是因為表哥很snob,所以我也不想讓家裡的親戚知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新鮮人新鮮人,昨天從北港上來了。

之前問過姐姐說大學會寄什麼東西來,「一個不小的牛皮紙袋,裡面有......」這回答聽的我很久沒那麼期待郵差的到來。

這種感覺大概只有中獎後有東西要寄來可以比擬了,不過昨天晚上收到卻好像有天南地北的差異。

我:「爸,學校只有寄這一小袋東西...那,其他的勒?」

爸:「什麼其他的?只有這一袋。」

沒錯,一個很普通的牛皮信封,裡面有三張紙和一片光碟而已。

那些註冊、選課、填資料...等全部都要上網填寫= =,只能說台大實在是很環保。

不過那些資料就夠弄得我暈頭轉向的了,而且晚上還接到兩通學長姐的電話。

一個是讀聖經的,一個是社會系的學姊(社會系的學姊講的事情我都有在ptt上注意,所以完全就是沒給人家添麻煩=ˇ=)

下星期要去迎新了,說實話還真的不太想 轉分發 成功。

雖然外文系是我一直以來想念的,可是當我看到進了社會系後,我反到想要去試試看這個系可以給我什麼不同的觀點。

「就好好唸個它四年吧」是我一看到我進了社會學系後腦中的第一個句子。

或許你會問:「那這個系學些什麼?」 「出來後可以做些什麼?」

就我所查的資料來看,所學所唸的很廣;出路也很廣。

外文阿,我想總會有機會圓夢的,起碼還可以俢外文系的課不是嗎?





‧社會學到底學些什麼?

Ans:

  社會系可以說是一個很雜的系,因為什麼都學。主要是一個擴展自己視野與思考模式的訓練
 這也是大部分社會系的學生都會有雙修輔系或學程的原因;社會系的壞處在於出路並不好,但是好處是出路很廣
 聽起來很矛盾吧,不過其實不會,因為什麼都可以作 :p

  大部分社會系畢業的學生出路最大宗有下面幾項:
 新聞媒體、廣告傳播、市場調查、公務人員、人力資源管理、書報編輯
 當然走向政治政府機關的也越來越多 Orz
 (這種真的很矛盾,因為社會學訓練出來的觀點跟投入政界有點落差)
 例如社會局長、監察院長、某些立法委員等等都是社會系畢業的
 還有學術界當然也是一項出路,研究與教學還是必備的

 社會系所學的東西很廣,不過一個人學不了那麼多
 會給予基礎社會學的思考與訓練,與一些比較重要的研究方法統計等等
 例如:社會學、心理學、人類學、法律、政治、經濟、哲學
 研究方法、理論、統計、社會組織等等...
 其他的都要由自己在系內與外系選修 :p
 好處是可以選擇的東西多,喜歡文化、性別、媒體、政治、宗教、經濟
 資訊、家庭、管理、都市、歷史等等都可以依照自己比較有興趣的領域發展
 就是整個社會中會發生的事情都涵蓋著,不過學不了這麼多是真的 :p
 我自己是覺得學社會學挺有用,不過賺不了大錢也是真的 :
 看事情看社會眼光會變得很不一樣,不過其實當一個社會系的學生最大壓力
 來自於社會對於人文社會學科的眼光,與自己心理壓力的調適問題
 只要自己調適得當,學的東西其實很有趣也很有用 :p



2.社會 versus 社工


社會系是提供一個多面角度去更客觀 完整瞭解社會的科系。從中學習
能夠擁有更多線索瞭解社會,然後你可以選擇
其中幾派的觀點去理解或認同社會,甚至領悟出
屬於自己一套的觀點(但這還是建立在先人的研究成果啊)。
社會系是社會科學之母喔。它會討論到經濟 政治 法律等,
但是它很重視「人與社會互動」,
所以重點在於這些人為制度對人產生什麼影響,
由對人→團體→組織→社會步伐討論。因為「人無法獨立於社會」
是它的基本假設。
社會學不是教你說如何用經濟手段、政治手段等工具
去控制人類,而是教你如何擁有更多面向去思考社會情形。
叫做「社會學的想像」。基本上,社會學會讓你變得更客觀
具有理性胸懷。


社會工作系重點擺在於「社會弱勢」。
你會問:社會弱勢不會很"價值叛斷"嗎?
社會工作指的是因為社會制度與結構所造成的不平等。
是關於可以消弱或避免的人為影響。
(當然也會關注天然災害對人變成弱勢的影響啦,
不過這些情形相對的少見稀少很多。是吧~)
社會工作源自於"救濟施捨"。不管是英國的教會濟貧、中國的「義倉」
之類,關於,相對於現代,發展非完全成熟複雜的社會,社會階層不
會很明顯,社會氣氛相形下比較安穩。社會中擁有相對少的資源等
所造成的負面情形,容易被解釋為「個人現象」。但是工業化與都市化
加劇後,關於社會制度與結構帶來的不平等越來越明顯,像是資本剝削。
擁有相對多資源(即擁有更多權力)、政策影響力的人,可能為了
自身利益(「利己主義」)而刻意維持甚至加深社會不平等。
現在的社會工作以微觀(micro)、中觀(mezzo)、巨觀(macro)的
綜融角度來詮釋個人的負面情形。所以會運用到很多社會學相關的想法。
這裡說的負面情形是以當事者的社會來看的。不要認為我們處在漢人(
你要說是台灣人,我也不反對)的觀點來評叛原住民不儲蓄、愛喝酒讓
他們落入貧窮是錯誤的。社會工作很強調「尊重價值道德的異質性」。
總而言之,社會工作要做的是防止人無法在他的社會中
無法順利運作社會功能的現象。其中內容很多是探討社會不平等。
是關於客觀上的不平等。所以如果你無法體會不平等所帶來的痛苦
還是別來占社會工作的名額吧。

所以有人說社會學是理論性(theoretical)
而社會工作是應用的(applied)。我覺得
這樣的描述太粗糙、單一價值了。不過比重上的確是如此biased。
因為關於理論性質或應用性質是可以自由選擇的。你可以
透過社會學理論的基礎去參與社會(福利)立法、立法遊說等。
同時如果社會工作沒有自己的理論基礎,就不會有自身的專業
也無法立基於這些價值、知識與倫理去建構應用的方法等。
*社會學與社會工作有相當程度的差異。否則就不會有社會系
與社工系分別獨立的趨勢了。希望高中生往後填志願好好思辯
其中內涵,以免枉費了人生價值。建議:
目前大概只剩下指考群了吧!如果對社會系與社工系游移不定,
填志願前仔細讀過《見樹又見林》(或《社會學動動腦》)跟
林萬億的《當代社會工作》或學富翻譯的社會工作概論(原文
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, written by Farley, Smith,
Boylie.)吧!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xs910203rough 的頭像
    xs910203rough

    To practice, to love.

    xs910203rou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