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LGBT│看!窗外有彩虹 (9)
- Jun 19 Fri 2015 00:09
K-3
- Jun 19 Fri 2015 00:03
K-2
- Jun 18 Thu 2015 23:59
K-1
- Jun 18 Thu 2015 23:54
K
- Feb 09 Mon 2009 16:16
[有志一同](上)
*致謝:感謝我兩位高中同學給我的靈感與激盪,讓我重新去思考與找相關資料。一個是小波,謝謝他在08年最後一天給的鼓勵。
- Feb 09 Mon 2009 16:14
[談:寫有志一同...]
「在一個暴力的時代,看著你的國家在別人的土地屠殺無辜的人民(此處指美國參加越戰一事),如果什麼也不做,只是繼續享受你的中產階級舒適,這本身就是一種暴力行動。」張鐵志《反叛的凝視》〈地下氣象人〉
性傾向也是,有時候我會想到:「為什麼我要這麼積極地去為自己的性向爭取權益?或者在別人說我的性向「不正常」時,我會糾正他/她。」難道不能默默地不坑一聲嗎?有人又會問:「何必小題大作?或意識那麼強烈?」我想,該是回答這問題的時候。台灣的社會運動到近期,不但不容易成功,也往往容易與政治糾結在一起。但有趣的一個生態現象是:因為每個團體的訴求不同,但規模又小,所以當某個團體走上街頭時,其他團體也會義不容辭地參與其中。(不然之後你走上街頭時會沒有團體願意力挺你。)所以台灣的社運,你會看到很多不同團體的出現與發聲。我想到在我還沒完全地對我所身處的社會有那麼多意識的時候,那時候會覺得這些社運或團體的訴求,跟我有什麼關係呢?我可以是一個躲在暗櫃裡的同志,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,不隨便出櫃就不會有問題。可是......我並不滿足於這樣子,我覺得如果我可以盡一份力量來改變我身邊一些人對於同志的觀感,那吾何不往矣?邱妙津的鱷魚手記中的「鱷魚」一詞,就是舉「鱷魚」當成一種譬喻,大家因為對鱷魚,這動物了解的不多,也就會有莫名的恐懼與害怕。而換成同志,那些對於同志不了解的人,也就會藉由新聞媒體的報導,對同志產生污名化(stigma)的現象。我不是愛小題大作,而是這其中的確有很多觀念都是需要扭轉或是改變過來,同志真的只有受到那些明確「恐同」者的排斥嗎?將張鐵志〈地下氣象人〉中的一些詞換過來,即便成:「在一個暴力的體制下,看著你的其他異性戀夥伴在對那些同志族群進行打壓時,如果什麼都不做,只是繼續享受著你的異性戀舒適,這本身就是一種暴力行動!」
- Dec 03 Wed 2008 21:51
[轉錄][同志從來就不是「關起門來做」的事]
--------------------這篇文章是從ptt‧同志版轉錄過來的--------------------
※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從以下連結去找:http://tw.forum.news.yahoo.com/topic/tbn_1228185337/article/1.html